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中國第三方物流現狀與發展



  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兩岸物流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專業物流企業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用戶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不是來自運費、倉儲費等直接費用收入,而是來源於現代物流管理科學的推廣所產生的新價值。這是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根本原因。

  一、中國第三方物流現狀

  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外資企業的進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視其為“第三利潤源泉”,對專業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漸增加。1999年—2001年,中國倉儲協會對物流市場供求狀況進行的三次抽樣調查顯示:在生產企業成品銷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別是9。1%、16。1%和21%,呈明顯上升勢頭。

物流業是很早接觸物聯網的行業



  物流業是極早接觸物聯網的行業,也是極早應用物聯網兩岸貨運技術,實現物流作業智能化、網絡化、和自動化的行業,非常明顯的就是物流服務信息平台。信息服務平台就是打造智能物流的基礎,一個好的信息服務平台不僅能整合一個區域的物流信息資源,還能提高物流業效率並降低成本。”在今年雲南省計算機學會論壇上,雲南物聯網專委會其中委員介紹。

  其實在整個過程中,信息平台就好比是一個水池,物流則是自來水;公路、航空、鐵路運輸、配送及快遞就是水管和水龍頭。自來水需要一個水池來盛放自來水資源,同時靠著多個自來水管道和水龍頭就能保證自來水的輸送。大大節約了人工取水方式的人力和物力。

  企業通過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物流當中後也證明,通過智能信息服務平台對物流行業資源的整合,確實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損耗。

最新智能物流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小三通貨運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智能物流的未來發展將會體現出四個特點:智能化,一體化和層次化,柔性化與社會化。在物流作業過程中的大量運籌與決策的智能化;以物流管理為核心,實現物流過程中運輸,存儲,包裝,裝卸等環節的一體化和智能物流系統的層次化;智能物流的發展會更加突出“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根據消費者需求變化來靈活調節生產工藝;智能物流的發展將會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世界資源優化配置,實現社會化。通過智能物流系統的四個智能機理,即信息的智能獲取技術,智能傳遞技術,智能處理技術,智能運用技術。

  近年來,我國物流持續向好發展。20世紀90年代後期,伴隨經濟改革和市場開放,物流重要性逐漸被認識,不同形式物流企業開始出現,包括由傳統運輸倉儲貨代轉型的企業,新興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專門從事運輸、倉儲企業。近年來,物流企業開始走向信息化,以物料需求為核心的EPR系統在鋼鐵、煤炭、家電和汽車等行業得到推廣。

  (一)我國物流浪費嚴重,原因主要是運輸分散和智能化水平低

  2013年我國社會物流費用占GDP比率為18%左右,超過美國小三通8、5%的兩倍。物流費用高企原因一是我國經濟結構第三產業占比相對較低,第三產業屬輕資產性質,單位GDP所承擔物流費用較低。二是因為我國物流運輸分散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導致物流浪費嚴重。截止到2013年,我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主體超過720萬家,90%的經營主體為中小型企業,承擔了90%以上公路貨物運輸業務,排名前20的加起來只占市場份額2%。經營模式多為傳統的單車貨物運輸,管理手段簡單,貨源組織物流公司能力差。

  (二)第三方物流仍有大陸貨運萬億市場空兩岸貨運

  我國物流大部分是由企業承擔,企業規模小且各自為政,空載率高。我國空載率高達40%以上,遠高於發達國家。15年8月發改委印發《關於加快實施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服務。同時,《通知》中提出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目標為8%,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約60%提高到70%,按照2014年物流業增加值3、5萬億計算,到2020年我國第三方物流仍有萬億發展空間。

  (三)物流智能化改造能節兩岸物流約超2、5萬億成本

  我國物流現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發展不均,新興技術應用不足,信息化建設面臨很多問題,物流總體水平不高。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經實施或者部分實施信息化的物流企業僅占39%,全面實施信息化的企業僅占10%。在物流供應鏈中,企業與上下游信息流沒有打通,形成“信息孤島”,導致信息化建設層次低。同時,由於缺乏訂單管理、貨物跟蹤、貨物分揀和運輸管理等物流服務系統,信息阻滯。物流企業現有業務著眼點在運送,缺乏整體統籌規劃管理,空載率高,浪費嚴重。根據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陳麗華測算,在不改變產業結構情況下,如果我國庫存和管理達到美國水平,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可由18%降至13、5%-14%,按照2014年我國64、01萬億的GDP總量計算,對現有物流進行智能化改造可節約超過2、5萬億成本。

2018的物流業究竟會如何發展


  2017年,我國物流業進入了質和量快大陸貨運速發展階段。連續四年快遞業務量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智能化、全球化、綠色化趨勢明顯,成為物流產業升級的關鍵。

  隨著各種黑科技的成熟,良好的政策之下,智能物流、綠色物流將得到快速發展和推廣。物流企業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將越來越緊密,資本將滲透到物流業的各個方面,物流企業進入資本市小三通場後,大企業的主導地位將變得更加明顯,小企業將面臨新的挑戰。政策推動綠色物流迅速發展。

  綠色物流在過去的一年取得了快速發展。政策方面,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物流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行業方面,主要品牌快遞企業電子運單普及率提升至80%;共享快遞盒進入試驗階段等。

  專家們認為,2018年將繼續實施更強有力的環境政策,迫使倉儲、運輸和物流平台發生根本性變化,以滿足環境和綠色要求。

  黑科技為智慧物流發展保駕護航

  2017年物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以快遞業為例,1月8日,2018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通報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完成快遞業務量401億件,同比增長28%,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對世界增長貢獻率超過50%。截至2017年底,全國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超過230個,行業運營全貨機達96架。
物流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量穩步增長的同時,2017年物流行業發展也進入提質增效期。2017年,《關於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多個文件相繼出台,小三通貨運提出要發展智慧物流,推進產業自動化升級。與此同時,快遞“黑科技”不斷湧現,上百個智能化分撥中心已建成,無人倉、無人機和無人車爭相亮相。

  隨著“互聯網+物流”的發展,智慧物流已經成為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一系列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不僅可以提高數據處理能力,而且可以更准確地分析和預測客戶行為,從而提高企業的決策水平。就像2017年的雙11,天貓的第一單只花了12分鐘就完成了,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兩岸貨運。但是,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分析客戶的需求,提前將貨物存放到最近的配送中心,從而實現高效的物流服務。

  在兩岸物流智能物流的發展過程中,數據越來越深入到快遞、快遞等物流平台中,數據作為核心資源的爭奪將更加激烈。2018年,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it產業以及人工智能將進一步滲透到物流業的各個方面。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物流業從信息技術向智能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物流業也將得到更快的發展。其中,新技術的研發和引進將在協同創新產業升級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電子商務下,物流從內容、技術等方面都與傳統意義物流公司下的物流有了較大的不同。我國的物流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而國內物流業的現狀如何?又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我國物流企業的分類目前,我國現有的物流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中央直屬的專業性物流企業,即專營生產資料的物資儲運總和外運總。倉儲主要針對系統內部,因此商流與物流分離,受行政控制。

  2、地方專業性物流企業,即地方商業系統的儲運及糧食倉儲系統,完全受當地行政領小三通導。

  3、兼營性物流企業,即集物流與商流為一體的物流企業,比重大且數量正在不斷增多。

  長期以來,由於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社會化程度低,物流管理體制混亂,機構多元化,原物資部、原商業部、對外經貿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部、林業部等等)、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統。這種分散的、多元化的物流格局,導致社會化大生產、專業化流通的集約化經營優勢難以發揮,規模經營、規模效益難以實現,設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復建設,資金浪費嚴重。由於利益衝突及信息不通暢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資不能及時調配,大量物資滯留在流通領域,造成資金沉澱,發生大量庫存費用。另外,我國物流企業與物流組織的總體水平低,設備陳舊,損失率大、效率低,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形成了“瓶頸”,制約了物流的發展。

  我國物流業的現狀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及物流業的現狀,借鑒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和經驗,我國從1992年開始了物流配送中心的試點工作,原國內貿易部印發了《關於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發展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大中型儲運企業要發揮設施和服務優勢,改造、完善設施,增加服務項目,完善服務功能,向社會化的現代物流中心轉變;小型儲運企業和有一定儲運設施規模的批發企業向配送中心轉變。

  近年來大陸貨運,隨著連鎖商業的發展,配送中心的建設受到重視,特別是連小三通貨運鎖企業自建配送中心的積極性很高。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700多家連鎖,較大型的連鎖已在建設自己的配送中心,一些小型的連鎖企業店鋪數量少、規模不大,也在籌建配送中心,以期實現100%的商品由自己配送中心配送。而一個功能完善的、社會化的配送中心的投資相當巨大,配送量過小,必然造成負債過多,回收期長,反過來又影響連鎖企業的發展;同時,社會上又有相當數量的倉庫設施在閑置,形成了投資上的重復、浪費。

  為了使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不走或少走彎路,引導配送中心發展建設,原國內貿易部於1996年發出了《關於加強商業物流配送中心發展建設工作的通知》,指出了發展建設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意義,提出發展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等。同時,原國內貿易部還印發了《商業儲運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提出了“轉換機制,集約經營,完善功能,發展物流,增兩岸貨運強實力”的改革與發展方針,確定以向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轉變、建設社會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發展現代物流網絡為主要發展方向。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出現了兩岸物流物流配送。但由於種種原因,力度不夠,沒有深入發展下去。這些固然與當時體制和認識有關,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市場經濟正處於啟動階段,因而制約了物流配送的發展建設。

世界物流走向


  據統計,世界500強之列的400多小三通家在華投資企業中,有90%左右的企業選擇了物流外包,而中國的制造業物流外包比例不超過20%。目前,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占GDP總值的7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又占第三產業的7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是一種發展趨勢,但它也反過來滲透到制造業,推動了制造業核心產品的研發提升和結構升級。制造業與物流業緊密對接的途徑與具體物流公司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政府制定引導性政策

  為實現物流業的跨越式發展,政府應該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以鼓勵制造企業加強物流管理,或者將物流管理從企業營運中剝離出來,交由獨立的物流服務大陸貨運企業運作。同時,通過制度的完善,招商引資,引入國際知名的現代物流企業,加快扶植國內實力雄厚的物流企業。為此,政府應提供優惠政策小三通貨運,努力構築運輸、信息、政策三大平台,支持物流技術的創新和推廣,促使物流業向物流企業專業化、物流服務市場化、物流過程一體化、物流管理科學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

  具體來說,第—,應積極推動制造企業剝離物流服務環節,對企業物流相關投資給予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物流企業承接或租賃制造企業剝離的物流設施,在土地置換和稅收等方面應予優惠,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寬松的環境,扶持鼓勵其走規模化、品牌化的道路,為兩業合作培養對等的主體。第二,組織實施示範工程和重點項目,選擇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成功聯動企業作為示範企業,總結經驗,實行“以點帶面”的推廣,選擇一批不同行業、兩岸貨運不同生產方式、不同區域的重點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作為聯動發展的重點項目,通過專項資金、無償資助和借貸貼息等方式,給予必要的財政資金支持。第三,相關主管部門應積極兩岸物流構建物流服務市場體系,組建各種專業物流市場對接的交易平台,組織形式多樣的物流業務供需會議,為各類物流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制定和完善我國物流法律法規,優化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動發展環境,促進我國制造業物流健康發展以及物流業務供需的有效對接。